close






圖/安達魯西亞的隆達街上   應該是裝飾用的瓷器  但我自認是陶器飯匙 可以用來盛飯


在我媽的食譜中,從來就沒有﹁適量﹂這個字眼。
記得在台北唸大學第一個夏天,有回媽媽托高中同學帶了滷蛋來。
結果總共100顆。數字是怎麼推算的?
因為我媽得知 我班上有48位同學。﹁一人兩顆,加上四顆留著自己吃﹂

 


﹁我媽的肉粽到了﹂。

每年的端午節,媽媽從鹿港寄上來的粽子,長長一串,蝦米、鹹蛋黃、筍塊,幾乎佔了三分之一的滷肉塊,還有滷的入味的土豆,飽滿一顆,幾乎要兩手才能捧住。

﹁你阿母真是不計血本!﹂朋友吃了我們家的肉粽,不禁發出讚嘆。 

﹁可憐啊,你們這些台北小孩,平常都隨便吃,營養不良~~﹂我阿母常這樣形容我的朋友。自小,家中有客人來,媽媽總是宰雞宰鴨,滿滿一大盤,不停的夾菜,都堆到客人鼻尖了。有回台北同學去家中吃飯,跟她巴掌一樣大的鴨肉就這樣從碗邊滾了下來。。

﹁阿母的盛情 常令人有點措手不及﹂。 

在我媽的食譜中,從來就沒有﹁適量﹂這個字眼。 記得在台北唸大學第一個夏天,有回媽媽托高中同學帶了滷蛋來。結果總共100顆。數字是怎麼推算的?因為我媽得知 我班上有48位同學。﹁一人兩顆,加上四顆留著自己吃﹂瘦小的同學,從台北火車站,輾轉換了2班公車。才找到我。

她氣呼呼的說﹁連公車司機都問,小姐你是麥去兜賣茶葉蛋?﹂這位死黨已經結婚生子了,每回她見到我,就跟她小孩講﹁這個就是滷蛋阿姨﹂ 

對我媽而言,食物除了家鄉味。也是我在台北重要的人脈。 ﹁清明桑葚、端午粽,中秋餅,﹂隨著節氣,阿母總是準備了相當份量的自製品,送到台北。

﹁那個總編輯(其實已經下台5年了),那個上次幫你介紹工作(那是13年前)還有上次一起去日本玩的同事(已經離職10年)。。﹂

她總是細數印象所及的名單。自認這些都是她女兒在北謀生的重要貴人。逢年過節,必須﹁禮數﹂一下。

她那知,這些人職位早以物換星移,可以繼續吃到陳媽媽的親手美食,不再於他們的職場位階,而是在我心目中的無可取代的情誼。 總覺得媽媽的東西,並非節慶的饋贈,而是一種私密的分享。

就算是包得不夠緊實的肉粽,用金蘭醬瓜裝的桑葚汁,帶點家庭味的樸拙,媽媽的愛心我都直接送出,不需要任何包裝,﹁一如從自己家廚房拿出的簡單﹂ 

自然,原味,打從心底單純的人際滋味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ennita 的頭像
    pennita

    格公主的夢想部落

    penn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